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·柳溪

韩愈 韩愈〔唐代〕

柳树谁人种,行行夹岸高。
莫将条系缆,著处有蝉号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不知这柳树是谁栽种的,一排排夹持在河的两岸,宛如绿色的屏障。
不要折下秀长的柳条去拴系船缆,那可以附着的柳枝上,到处有秋蝉的鸣叫声。

注释
夹岸:水流的两岸。此指夹持在水流两旁。
莫:不要。
系缆:系结船索。
著处:随处,到处。

赏析

  这首诗是韩愈所作的《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》组诗中的一首,是当年韩愈为好友虢州刺史刘伯刍的庭园风景所题的诗,该庭园也因为有多位著名诗人为其题咏而显名。据韩愈《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》序中记载:“虢州刺史宅连水池竹林,往往为亭台岛渚,目其处为‘三堂’”。可见其景致之佳。 本诗描绘了庭园附近溪水两旁的柳树,一行行宛如绿色屏障,婆娑照影,葱茏茂密。“夹岸高”,说明树的高大和树龄已久,侧面地呼应前面一句。后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,流露出对纤细柔软柳枝的怜惜,以及蝉鸣枝头这一恬静氛围的护持之心。全诗即景而咏,由景寄情,于朴实无华之中,能引发出更多绵绵的遐思。

韩愈

韩愈
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一说怀州修武(今河南修武)人 ,自称“郡望昌黎(今辽宁义县)” ,世称“韩昌黎”“昌黎先生”。中国唐朝中期官员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秘书郎韩仲卿之子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,从平“淮西之乱”。直言谏迎佛骨,贬为潮州刺史。宦海沉浮,累迁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郡伯,并从祀孔庙。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并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倡导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写作理论,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 444篇诗文  1755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端午

李隆基 李隆基〔唐代〕

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
盐梅已佐鼎,曲糵且传觞。
事古人留迹,年深缕积长。
当轩知槿茂,向水觉芦香。
亿兆同归寿,群公共保昌。
忠贞如不替,贻厥后昆芳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

杜甫 杜甫〔唐代〕

纨绔不饿死,儒冠多误身。(纨绔 一作:纨袴)
丈人试静听,贱子请具陈。
甫昔少年日,早充观国宾。
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(读书破万卷 一作:读破万卷书)
赋料扬雄敌,诗看子建亲。
李邕求识面,王翰愿卜邻。
自谓颇挺出,立登要路津。
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。
此意竟萧条,行歌非隐沦。
骑驴十三载,旅食京华春。(十三载 一作:三十载)
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
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
主上顷见征,欻然欲求伸。
青冥却垂翅,蹭蹬无纵鳞。
甚愧丈人厚,甚知丈人真。
每于百僚上,猥诵佳句新。
窃效贡公喜,难甘原宪贫。
焉能心怏怏,只是走踆踆。
今欲东入海,即将西去秦。
尚怜终南山,回首清渭滨。
常拟报一饭,况怀辞大臣。
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?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乌栖曲

李白 李白〔唐代〕

姑苏台上乌栖时,吴王宫里醉西施。
吴歌楚舞欢未毕,青山欲衔半边日。
银箭金壶漏水多,起看秋月坠江波。
东方渐高奈乐何!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