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子夜歌二首·其二

萧衍 萧衍〔南北朝〕

朝日照绮窗,光风动纨罗。
巧笑蒨两犀,美目扬双蛾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早晨的阳光照在镂空窗户上,微风轻轻吹拂着洁白的细绢。
美人巧笑倩兮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,秋波流转,扬起一对好看的眉毛。

注释
朝日:早晨的日头。
绮窗:钱形图案之窗户雕饰。指刻镂有钱形图案的窗户。青苔的美称。青苔形似钱,故称。
光风:雨止日出时的和风。
纨素:洁白精致的细绢。素色的细绢。
巧笑:工巧的笑容。美好的笑。
蒨:同‘茜’。鲜明貌。
两犀:指上下牙齿。犀,犀骨,人发际隆起的骨。如犀角之额骨。所谓贵者之相。
双蛾:一双蛾眉。美女的两眉。蛾,蛾眉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闺中少女。前两句写这位少女的居住环境:旭日照到她那有花纹的格子窗棂上,晨光中,微风吹动轻柔的丝质窗帘。“朝日”、“光风”,视野开阔,色调明快;“日照”、“风动”富于动感;从“绮窗”写到“纨罗”,视线由窗外转至窗内。

  后两句接写那女子,窗框恰似镜框,从中映出女子的形象。这两句用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的典故:“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”。“蒨”通“倩”,形容样子美好;“犀”,瓠瓜儿的子儿,瓠瓜子又白又长,排列整齐,故用比方长得洁白整齐的牙齿;“蛾”,指蚕蛾细长弯曲的触须,用以比喻女子好看的眉毛。诗人并不从头到脚为那女子画像,而是击中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子夜歌二首·其二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写这位少女的居住环境,视野开阔,色调明快;后两句接写那女子,窗框恰似镜框,从中映出女子的形象。此诗并不从头到脚为那女子画像,而是集中笔力写她富于光彩的笑容与眸光,写出她眼神灵动、眉宇含情的动人姿态,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人物风情,极有画面感。

萧衍

萧衍

梁高祖武皇帝萧衍(464年-549年),字叔达,小字练儿。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(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)人。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。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,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。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,封临湘县侯,官至丹阳尹知事,母张尚柔。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,南齐中兴二年(502年),齐和帝被迫“禅位”于萧衍,南梁建立。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,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。在位颇有政绩,在位晚年爆发“侯景之乱”,都城陷落,被侯景囚禁,死于台城,享年八十六岁,葬于修陵,谥为武帝,庙号高祖。 125篇诗文  2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子夜四时歌·秋歌·其二

萧衍 萧衍〔南北朝〕

七彩紫金柱,九华白玉梁。
但歌云不去,含吐有余香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顾欢勤学

《南齐书》〔南北朝〕

  顾欢字景怡,吴郡盐官人。欢年六七岁,父使驱田中雀,欢作《黄雀赋》而归,雀食过半,父怒,欲挞之,见赋乃止。乡中有学舍,欢贫,无以受业,于舍壁后倚听,无遗亡者。八岁,诵《孝经》《诗》《论》。及长,笃志好学。母年老,躬耕读书,夜则然糠自照。同郡顾恺之临县,见而异之,遣诸子与游,及孙宪之,并受经句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有所思

萧衍 萧衍〔南北朝〕

谁言生离久,适意与君别。
衣上芳犹在,握里书未灭。
腰中双绮带,梦为同心结。
常恐所思露,瑶华未忍折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